在中国,未成年的孩子受到法律的保护,包括抚养权。抚养权指的是孩子在离婚或其他家庭纠纷中,与父母谁来照顾孩子、谁有权决定孩子的生活和教育等方面的问题。
在我国法律规定中,未成年人是指18周岁以下的人。因此,10岁的孩子是未成年人,他/她在抚养权问题上是有权利发表自己的意见的,但孩子本人没有更改抚养权的权利。
一般情况下,抚养权是由家庭法院根据孩子的利益以及父母的能力和条件进行判断,并做出决定的。如果孩子对父母之间的争吵和矛盾感到痛苦,可以向法院提出申请,要求法院审查案件并做出公正的决定。在这个过程中,孩子可以通过参与听证会等方式表达自己的意见,但最终的决定权归属于法院。
此外,父母在抚养权争议中,应当考虑到孩子的权益和需要,尽可能达成共识,减少对孩子的伤害。如果出现暴力、虐待、疏忽等不良行为,孩子可以通过法院申请变更抚养权。
总之,未成年人在抚养权问题上是有自己的意见和权益的,但是最终决定权在法院手中。父母应当尽力保护孩子的福利和利益,避免引起孩子的情感和生理上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