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是指在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等公共单位中担任财务或其它管理职务的人员挪用、私分、侵占、窃取公款或者有关资金的行为,严重损害了国家和人民的财产利益。针对这种罪行,我国法律规定了相应的追诉期限。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的追诉期限为5年。这意味着,自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计算,5年内如果被发现,法律将会对其进行追诉,如果超过5年,则无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挪用公款罪涉及数额特别巨大,可能会受到刑法特定的规定。例如,在数额特别巨大的情况下,追诉期限将会延长至10年。此外,如果挪用公款罪被认定为集资诈骗、贪污罪、受贿罪,那么追诉期限也可能会随之改变。
总之,挪用公款罪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它不仅破坏了国家财产、损害了人民的利益,而且也损害了国家形象和公信力。因此,如果有人有挪用公款的行为,我们应该在尽可能短的时间内揭发其罪行,让其承担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