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受到法律的惩罚。当一位挪用公款的人自首时,很多人就会想知道,他何时会被抓。
首先,自首是一种主动行为,挪用公款者在自首时,需要自己前往公安机关或者纪检部门进行申报,提供相关证据和供述。在申报时,应当如实供述挪用公款的事实,如实说明挪用的数额、用途等情况。如果挪用公款者提供的证据不齐全或证据不足,可能会导致案件的出现瑕疵。
其次,公安机关或纪检部门将对挪用公款的人进行立案审查,并展开相关调查。在调查过程中,公安机关或纪检部门将会对相关证据进行审核,调取有关部门的相关资料,进行证据比对等操作,以确认挪用公款的事实。
最后,如果证据足够充分,公安机关或纪检部门将会对挪用公款者进行立案,将其送往司法机关进行审判。如果被判刑,挪用公款者将会被拘留,并在刑期履行完成后执行监管措施。
总的来说,在挪用公款者自首后,公安机关或纪检部门会对其进行调查,以确认是否存在挪用公款的事实,如果证据确凿,将会把案件移交给司法机关进行案件处理。因此,挪用公款者不应该抱有侥幸心理,应该积极自首,并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