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进行拆迁的过程中,被征收者有权获得相应的安置房,以满足其后续的居住需求。对于这些安置房,虽然被征收者可以免费获得,但是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其还房时需要交纳契税。
契税是指买卖合同、赠与合同、产权调换合同、土地使用权出让合同、建设用地使用权出让合同等不动产转移合同所涉及的不动产的价款或者该不动产的评估价值与税率相乘后的一种税费。根据《契税法》的规定,不动产的转让或者出售都需要缴纳契税,包括房屋出售、赠与、遗产转让等。因此,不免费获得的安置房,还房时也需要交纳契税。
但需要注意的是,对于拆迁安置房还房时需要缴纳契税的具体费用,其计算方式与普通的房屋交易不同。一般情况下,拆迁安置房的契税按照房屋的原值来计算,即被征收者免费获得的安置房的原值。如果安置房已经进行了装修或者改造,那么在计算契税时也需要将其市场价值计算在内。一般认为,拆迁安置房的契税在总价格的2%左右,但具体计算仍需根据当地契税政策及该房屋市场价值而定。
总之,拆迁安置房还房需要交纳契税,但在计算费用时与普通房屋交易有所不同,需要视实际情况而定。对于被征收者来说,要及时了解当地契税政策,合理算清费用,确保自己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