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书作为离婚过程中的一种协商方式,可以规范离婚相关事项,如财产分割、抚养子女、探望子女等。但是,离婚协议书是否具有法律效力,还需要分情况具体分析。
一、离婚协议书的法律效力
1.已经生效的离婚协议书
离婚协议书是通过双方自愿协商达成的一种协议,具有法律效力。如果离婚协议书已经由法院审查认可并生效,那么离婚协议书在法律上是有约束力的,离婚协议书中的内容也就得到了法律保障,在离婚后必须依照协议书的约定执行。
2.未经法院认可的离婚协议书
如果离婚协议书未被法院认可,则其无法对第三方产生法律效力,只能作为民事协议的一种格式存在。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离婚后双方对协议书中的内容产生争议,那么只能诉诸于法院来解决纠纷。
二、离婚协议书的注意事项
1.按照法律规定制定
离婚协议书必须按照法律规定制定,不能违反法律。比如,离婚协议书中的财产分配应当合法合理,不能损害一方合法权益,否则可能被认定为无效。
2.明确具体内容
离婚协议书应当明确具体的内容,比如对夫妻财产该如何分割、抚养孩子该如何安排、探望孩子的时间、方式等。而且离婚协议书所约定的内容,必须为当事人真实的、充分的表达意思。
3.绝不能过于牵强
比如在离婚协议书中规定一方不可再婚,明显是侵犯自由婚姻的规定,也是无效的。如果离婚协议书过于牵强,则可能会被视为无效。
总之,离婚协议书在离婚后是具有一定法律效力的,但前提是协议书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并经过法院认可。离婚协议书的内容应当明确具体,不能违反法律原则并且不能过于牵强。如果对离婚协议书的内容产生争议,那么只能通过法律途径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