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院判定离婚协议无效是指离婚协议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或存在一定违法情形,因此法院无法执行该协议。根据我国《婚姻法》的相关规定,离婚协议的无效情形主要有以下几种:
1. 离婚协议内容违反法律、行政法规,损害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
2. 离婚协议未经双方达成一致,存在强迫行为、欺诈、威胁等情形。
3. 必要的法定程序未履行或未保障当事人平等的谈判和讨论权利,离婚协议无法生效。
4. 离婚协议涉及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问题,但没有考虑到子女的最佳利益,因此不利于未成年子女的成长。
5. 离婚协议约定夫妻财产分享方式不符合当地法律、法规规定。
如果离婚协议被法院认定无效,具体应当按照法定程序进行争议处理和解决。常见的争议处理和解决方式包括再次协商达成新的协议、进行诉讼或选择仲裁等方式。对于存在重大违法情形的离婚协议,相关当事人可能会面临行政处罚或刑事惩罚等后果。最后,建议当事人在离婚协议签署前,务必了解相关法律法规,实事求是地处理夫妻间的争议问题,避免因为违法行为而产生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