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挪用公款是违法行为,其中刑法第272条规定:“单位挪用单位资金,数额较大的,或者多次挪用,情节严重的,对直接责任者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依照该条规定,企业挪用公款的直接责任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都应被追究责任。
根据不同的情节,企业挪用公款的判刑罪名可分为贪污罪、挪用公款罪、敲诈勒索罪等。其中,如果企业挪用公款数额较大,情节严重,属于犯罪行为,应该立案追诉。一般来说,如果挪用数额在五万元以上,就应该认定为数额较大,如果挪用数额在二十万元以上,就应当认定为数额巨大。对于涉及数额较大的挪用公款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挪用资金、票据等案件的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规定,可以诉讼追究刑事责任,构成挪用公款罪,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
除了刑事责任外,企业挪用公款的人员还可能面临民事责任和行政责任。如果挪用公款造成了损失,被害人可以通过民事诉讼追究其民事赔偿责任,企业还可能面临行政处罚,如罚款、吊销营业执照等。
总之,企业挪用公款属于违法行为,会面临刑事、民事和行政责任的追究,应该引起企业相关人员的高度重视,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保证企业的合法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