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协议是拆迁行为中十分重要的一环,它规定了拆迁双方在拆迁过程中的权利和义务,涵盖了房屋的补偿方式、拆迁时间、安置条件等方面的内容。但是,在实际应用中,一些拆迁协议并没有得到完全履行,拆迁方面存在种种问题,导致一些被拆迁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了损害。怎么办?当拆迁协议不履行时,被拆迁人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控告拆迁方
如果拆迁方没有履行拆迁协议,被拆迁人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控告拆迁方违反协议的行为。同时,可以提供相关法律规定以及证据证明拆迁方的违法行为给法院作为参考。
2、 向行政机关投诉
当拆迁方不履行拆迁协议时,被拆迁人可以向相关行政机关投诉,如市建设局、城管局、政府投诉中心等。相关行政机关将会对此进行调查,并要求拆迁方履行拆迁协议。
3、 媒体报道
被拆迁人可以通过社交媒体或媒体平台发布有关拆迁方不履行协议的信息。此举可以引起一些媒体及民众关注,从而对拆迁方形成舆论压力,迫使其履行拆迁协议。
4、 私下协商
如果被拆迁人与拆迁方之间存在一些小的分歧,可以双方私下进行协商,解决问题。但是,如果拆迁方存在欺诈等恶意行为,则私下协商可能会陷入僵局,此时建议采取法律手段解决。
总体来看,当拆迁协议不履行时,被拆迁人可以采取多种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但是,在采取行动前,被拆迁人需要认真了解相关法律法规,了解自身权益,积极维护自身权益。同时要注意掌握证据,对于拆迁方的违法行为及时保存证据,以便在必要时向法院提供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