婚内财产协议,顾名思义,是由双方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订立的一种财产分配协议。在这份协议中,夫妻双方可以按照自己的意愿规定彼此的财产权利和财产分配方式,避免将来可能出现的财产分割争议。但是,当夫妻关系终止,即离婚后,婚内财产协议的效力却存在不同的看法。
首先,如果婚内财产协议符合法律规定的要求,且未涉及法律禁止的部分,那么该协议在离婚后仍然有效。因为婚姻关系终止并不意味着婚内财产协议相关规定失效,除非离婚判决、调解书等相关法律文书对其进行否定。此时,夫妻双方应按照协议约定的方式进行财产分割。
然而,在某些情况下,婚内财产协议的效力可能会有所变化。例如,当婚内财产协议中存在不公平、违法、不道德等不合理规定,或者某方在协议签订时存在欺诈、胁迫、错误等情形,离婚时另一方可以要求更改或废止该协议。此外,如果离婚时存在一方不诚信行为,如隐瞒财产、转移财产等,婚内财产协议的效力也会受到质疑。
综上,婚内财产协议是一种有效的财产分配方式,但其效力仍受法律规定和具体情况的影响。雇佣一名专业律师来协商和撰写婚内财产协议是非常重要的,以确保其有效性和合法性,从而避免离婚后的财产纠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