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涉及到公共财产的侵占和犯罪行为,因此报警处理是非常必要的。在中国,对于挪用公款的犯罪行为,根据刑法规定,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对于触犯刑法的人员,应当依法进行处理并追究其刑事责任。
一般情况下,如果有人挪用公款,然后被发现并报警,公安机关在接到报警之后往往会立即展开调查。在调查的过程中,公安机关会对相关人员进行讯问、搜索房屋和取证等工作。如果挪用公款的犯罪事实被证实,公安机关会立即采取必要措施,并将案件移交给司法机关进行审理和处理。
在处理过程中,如果被发现有挪用公款的行为,那么公安机关往往会拘留涉案人员。拘留是指在犯罪嫌疑人没有被正式逮捕之前,由公安机关对其进行限制人身自由的一种行政手段。拘留对于尽快查明案件事实、保护现场、防止证据灭失等非常重要,但是必须要依法依规使用,不能滥用权力,强制拘留的时限也是有规定的。
总的来说,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犯罪行为,如果被发现并举报,应该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让专业的执法机构进行调查和处理。如果案件查实,相关人员会被拘留并追究刑事责任,这对于建立法制的社会环境也是非常有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