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是指夫妻自行协商、达成一致,签署协议解决离婚事宜的一种方式。和其他离婚方式相比,协议离婚具有效率高、节约成本、充分尊重当事人意愿等优点,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认可。那么,协议离婚法律是否受到保护呢?
首先,协议离婚是法律允许的一种离婚方式。我国《婚姻法》明确规定,在夫妻感情破裂,不能继续共同生活的情况下,夫妻双方可以自行协商离婚,并自行拟定离婚协议。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根据自身情况协商约定的一份自治文件,具有法律效力。如果协议离婚中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其法律效应和其它离婚方式相同,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
其次,协议离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离婚协议作为一种自治文件,必须符合我国法律法规的规定,包括《婚姻法》、《民法总则》以及相关司法解释等规定的内容,如对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赡养等方面的约定,都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离婚协议中存在不合法的内容或不符合法律规定的约定,则该部分约定无效。因此,在签订协议离婚时,必须确保其内容符合法律规定,这样才能保证其具有法律效力并受到法律保护。
综上所述,协议离婚是一种合法、有效的离婚方式,其法律地位和其它离婚方式相同,同样受到法律的保护。然而,协议离婚必须符合法律规定,才能保证其有效性和法律效力。因此,在签订协议离婚前,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并在律师的协助下制定合法有效的协议离婚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