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抚养权是指由法院依法在离婚官司中对未成年子女的生活和教育事宜做出的裁决,主要包括子女的居住、教育和抚养等问题。在中国,抚养权主要由监护人或者离异父母行使。下面是离婚后抚养权的规定:
1.原则上,应由离异的父母共同行使监护权。但如果一方父母生活能力、品行或健康等方面有问题,法院会考虑从另一方父母那里剥夺其监护权。
2.在抚养权划分时,要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考虑,比如在子女抚养、学习、生活、健康等方面,有哪一方更适合担任监护人。一般来说,对于一岁以下的婴儿、特殊需要的儿童和年龄较小的孩子,母亲担任监护人的可能性更大。
3.如果双方未能就孩子抚养达成共识,法院将会在考虑各种因素的基础上判定,比如孩子与哪位父亲更亲密、父母的收入和工作时间、学校和社区的环境等。
4.双方父母一方拥有独立监护权的情况很少发生,法院往往会判定孩子的抚养权属于某一方,而另一方则要承担相应的赡养费和探视权。
5.离异父母要按照判决书的规定共同完成监护人的责任,保证子女的生活、学习、健康和安全等问题。如果发生单方违反判决导致子女受到损害的,另外一方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总之,离婚后抚养权是根据子女的实际情况来判定的,父母之间要合作共管,保证子女的权益。对于父母来说,要切实当好一个负责任的监护人,共同为子女的成长和未来做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