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支书作为村级组织的领导人,承担着协调、管理、监督全村各项事务的重要职责。作为公职人员,村支书应该保持高度的廉洁自律意识,恪尽职守,依法行事,但如果他们在处理公务时挪用公款,将对社会公共利益造成严重损害。那么,村支书挪用公款如何判?
首先,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村支书挪用公款属于行政违法行为。根据《行政处罚法》相关规定,一般情况下,村支书挪用公款将面临行政处罚,罚款金额根据挪用的数额大小不等,但其最高罚款金额不得超过挪用数额的三倍。同时,村支书将被记录在党风廉政档案中,并会受到相应党纪处分,这也将影响他们的政治前途。
其次,如果村支书挪用公款数目较大,涉嫌犯罪,那么将被追究刑事责任。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村支书涉嫌挪用公款犯罪,将被定为贪污罪或者受贿罪。贪污罪的刑期根据数额大小不等,如果数额在100万元及以下,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数额在100万元以上,最高可判处死刑。受贿罪也是一样,如果村支书收受贿赂数额在10万元以下,将被判处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如果数额在10万元以上,则最高可判处死刑。
综上所述,如果村支书挪用公款,将面临严重的行政和刑事后果。因此,村支书应该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恪尽职守,以保障公共利益为己任,切勿挪用公款以谋取私利,否则将付出沉重的代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