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犯罪行为,一旦被判定有罪,就要接受法律的惩罚。挪用公款的判刑标准是根据挪用的金额来判断,一般来说,挪用公款数额较小的罪犯将会被判处轻罪或简式程序,而挪用公款数额太大的行为则可能被视为犯罪,需要受到更严厉的法律制裁。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挪用公款数额在1000元及以下的,属于轻罪,最高判刑三年以下;挪用公款数额在1000元以上,但不足10000元的,属于普通刑事案件,最高判刑五年以下;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10000元以上,但不足50000元的,也是普通刑事案件,可处以五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而如果挪用公款数额在50000元以上的,则属于犯罪行为,最高可判处无期徒刑。
因此,挪用公款多少钱判刑,与其数额大小直接相关,最高刑罚可以是三年、五年、十年甚至无期徒刑,还可能被处以罚款等其他刑罚。要避免挪用公款的行为,我们需要自觉遵守规定,加强制度建设,严格监管,确保公款得以规范使用和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