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离婚后双方达成的一份书面协议,将夫妻财产、子女抚养、赡养等方面的事项进行规定,具有法律效力。因此,离婚协议属于合法合同,一旦签订生效,就应该完全履行。
如果离婚协议中的某些条款没有得到履行,就属于一种违约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对于未履行合同的行为可以依法采取法律手段进行维权。具体表现为:
1、协商解决。首先应该进行协商,尽力达成和解,如果协商无效,可向相关部门申请调解。
2、起诉要求履行。如果无法协商到一致意见,当事人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请求法院判决对方履行协议中的条款。
3、采取其他法律手段。对于拒绝履行协议的当事人,如果其行为涉及罪行,也可以选择报案处理,同时还可以采取其他合法的手段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需要注意的是,对于协议未履行的情况,应该及时采取行动,不能拖延时间,最好在法律规定的时限内进行维权。此外,离婚协议中涉及到的财产分割等事项需要遵守相关的法律规定,否则会导致协议无效甚至被认定为违法行为。
总的来说,离婚协议不履行是一种违约行为,应该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夫妻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应该认真考虑条款内容,遵循诚信原则进行签署,履行协议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