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体系中,协议离婚是相对其他方式较为简单、快捷的一种离婚方式。协议离婚通常是由双方达成协议,通过法律渠道进行简单的程序后即可获得离婚证书。然而,在协议离婚之后仍然存在着可能会被起诉的情况。
首先,如果协议离婚中存在不公平、不合法的情况,可能会引起被侵权方的诉讼,要求进行重新分配财产等。如果协议离婚涉及到较大金额的财产分配,离婚后双方有过分争执等情况,就可能对离婚协议产生争议,导致被告被起诉。
其次,如果协议离婚中的离婚协议违反了相关法律法规,也可能会导致被起诉。例如,协议离婚中合法婚姻年限未满一年却提出离婚,或者隐瞒财产分配情况,都可能被侵权方起诉。
最后,如果双方在协议离婚时未经过法律程序,即未进行法院审批,那么离婚协议就无效。离婚后一方可能会因此起诉对方,要求重新审批离婚协议。
综上所述,协议离婚并不一定是绝对安全的。如果离婚协议存在争议或法律问题,可能会面临被起诉的风险。因此,在协议离婚前,双方应该进行充分沟通和协商,避免离婚协议存在争议。同时,应该依法办理离婚程序,避免出现法律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