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权益在我国是一种非常特殊的财产权,是指被拆迁的人或单位在拆迁过程中获得的政府赔偿的相关权益,通常包括房屋补偿、搬迁补助、生活补贴、就业安置等。因为这些权益一旦得到,会对被拆迁者的生活和生计产生很大的帮助,所以很多人都希望能将这些权益作为遗产赠予子女或其他亲人,以便能够将这些权益进行延续和有效利用。
不过,就目前而言,我国的法律和政策并没有明确规定拆迁安置权益是否能够作为赠予动产的对象。不过,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地方政府和拆迁补偿部门对此似乎给予了一些支持。例如,一些地方政府表态支持拆迁安置权益可以作为遗产赠予子女或其他亲属,并在拆迁协议中规定了相关条款,允许被拆迁者将权益转让、赠与等。此外,一些拆迁部门也在实际操作中给予了一定的便利,允许被拆迁者通过一定的手续把这些权益赠与给亲属。
同时,也有声音认为,拆迁安置权益是政府为了保障被拆迁者的基本生活和生计而给予的一种补偿,应当具有公共性和不可赠与性。因此,将这些权益作为遗产或赠与出去,可能会引起一些不良的社会后果,例如出现家庭纷争、权益争夺等。
总的来说,目前我国对于拆迁安置权益能否赠与还没有明确的规定,需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被拆迁者想要将这些权益赠与他人,需要事先进行一定的咨询和了解,并通过一定的手续和程序,以避免发生不必要的纷争和争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