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侵害国家利益和公民权利的犯罪行为,应当受到法律严惩。一般来说,挪用公款的刑期与挪用的金额成正比。如挪用10万元公款,其刑期应该在一年以上,但不超过五年。
然而,具体的判刑需要考虑的因素还有很多。比如,挪用公款的目的和手段是什么?涉案人员在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是什么?是否主动认罪,积极退赃并愿意积极参加社会公益活动等等。
如果该犯罪行为是由工作失误而导致的,那么这个情况可能会给减轻其责任的理由。如果被告人能够表现出至少一些悔过之情或者场合下能积极退赃,那么这也会给他的判决留下一些余地。但是如果被告人恶劣程度较深,且情节特别严重,逃避责任,甚至可能导致社会大众财产损失、公共服务受阻等情况,那么判刑可能会相对较重。
总的来说,挪用10万元公款的犯罪行为一般会被较严重地制裁。但是,正义不只在量刑时,也需要在检举与打击犯罪、加强公民教育和培养责任意识等方面展现,这才是有效地从源头上减少挪用公款等犯罪行为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