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房是政府在城市规划、城市建设等项目中进行城市更新时的一种重要措施。它是政府为了保障被征收居民的基本住房权利,进行的一种保障性安置措施。在征收房屋的过程中,政府会按照市场价位对被征收房屋进行评估,并在评估后给予相应的补偿。这个补偿的形式可以是货币、房屋等多种方式,其中就包括拆迁安置房。
那么,为什么在拆迁安置房已经得到安置的情况下,还要出钱买?
首先要说明的是,拆迁安置房的所在位置和面积可能会与被征收房屋存在差异。在一些城市中,拆迁安置房的面积往往要小于原来的房屋面积,甚至可能只有很小的住宅面积。因此,对于一些需要较大住房面积的居民,拆迁安置房难以满足其需求,这就需要他们自行选择新的房源并承担额外的费用。
其次,拆迁安置房的配置和质量也存在着差异。为了控制拆迁成本,有些政府对拆迁安置房的配套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可能存在疏漏,房屋的质量和舒适性可能也难以与原有房屋媲美。这也需要居民自行选择新的房源并承担额外的费用。
最后,在一些城市中,政府可能只提供拆迁安置房的指导价,而并未实际提供房屋。此时,居民需要在开发商或房产中介公司中购买房屋,这时需要承担房屋买卖合同的费用、房屋交易税等额外的费用。
总的来说,即便拆迁安置房免费提供,居民仍然需要自己承担额外的费用和时间成本。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居民选择接受拆迁补偿金,而不是选择接受拆迁安置房的原因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