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的房子是由政府或开发商建设并提供给被拆迁户作为安置的住房,其性质与一般商品房不同。因此,在法律上存在一定的限制和规定,不是所有的拆迁安置房都可以自由买卖。
首先,首次购买拆迁安置房的业主需要签订《住房安置协议》,明确房屋的产权和使用权。按照协议规定,业主在一定时间内不得转让、出租或抵押;否则将被视为违约,需承担相应的责任。
其次,由于拆迁安置房的售价通常较低,加上政府或开发商提供多种优惠政策,许多业主在拿到房子后就急于转手套现,导致市场供大于求,房屋价格也持续下跌。因此,在很多城市,政府出台了相关政策,对在一定期限内转让拆迁安置房的业主收取“安置费”,或者强制对房屋进行限售等手段来控制房价。
综上所述,拆迁安置房虽然有出售的可能,但需要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才能进行。业主需要提前了解相关的法律和政策,避免因协议违约或政策规定而导致的责任和损失。同时,政府和开发商也需要加强出售拆迁安置房的监管力度,避免房屋价格出现大幅波动,保障被拆迁户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