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离婚时自愿达成的书面协议,其力量是有法律保障的。当然,它只有在符合法律法规的情况下,才能够发挥其效力。
首先,离婚协议在双方达成协议后经过公证,具有法律效力,即具有证明权力和利益权力。公证环节是离婚协议的重要保障措施,而且在合法有效的情况下,它可以起到约束各方的效果。
其次,离婚协议可以依照法律法规进行诉讼,纳入诉讼程序之中。比如,当离婚协议的内容涉及到财产分配、子女抚养、赡养等重大利益争议,当发生纠纷时,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权益,而法院会根据离婚协议的内容进行判决,使其发挥法律效力。
最后,离婚协议的效力还体现在约束行为上。即离婚协议对因离婚而作出的各种行为具有权威性指导作用。例如,在离婚协议中规定的抚养费、赡养费等每月支付金额,当一方违反协议条款不支付时,则另一方可以根据协议途径要求其履行协议,甚至可以向法院起诉。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在法律上确实具有很强的效力。然而,虽然协议有力的法律保障,但它不能代替双方谈判沟通和互相理解的过程,因为离婚协议的制定需要双方均有意愿参与,协商出合理、公正的离婚条款,否则其效力将受到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