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非常严重的罪行,它严重损害了国家和公众的利益,而判决的刑期则要根据挪用的公款数目以及情节等因素来决定。一般而言,挪用公款判处的刑期是比较长的,而法律规定了最低的刑期,这要视情况而定。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挪用公款一年以下的罪行属于轻罪,判处拘役、有期徒刑或者罚金。一年以上且不满三年的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三年以上且不满七年的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或者剥夺政治权利;七年以上的则会被判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剥夺政治权利或者无期徒刑等。
然而,在判决刑期时,并不只考虑挪用公款的数目大小,还要考虑哪些情节能够加重刑罚。例如,如果挪用的公款涉及人命财产安全等严重后果,则会增加刑期。而如果挪用公款的方式非常隐蔽且难以查证,那么也可能会增加刑期。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罚一年刑期的多长,需要考虑各种情况。在普通情况下,判一年徒刑的罪犯往往可以获得缓刑等机会,但符合加重情节的挪用公款罪则会面临更长的刑期。因此,在工作中要时刻注意遵守法律,严格执行财务制度,绝不能将企业而失去公款挪为个人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