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就离婚事项达成一致的书面协议。在离婚协议生效前,法律规定双方必须经过一定的诉讼程序,进行司法审查,以确保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合理公平。离婚诉讼程序包括起诉离婚、答辩、庭审、判决等步骤。而离婚协议的诉讼期限则是指提起离婚诉讼的时间限制。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规定,离婚诉讼财产分割和子女抚养、赡养纠纷的诉讼时效为2年,离婚诉讼的时效为6个月。也就是说,离婚协议的诉讼期限为6个月。
在离婚协议签订后,双方必须在6个月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否则离婚协议将失效。在这个期限内,法院将进行审查,以确定离婚协议的真实性、合法性和公正性。如果协议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双方自愿签订,法院将判决离婚协议生效,并作出相关的离婚判决书。
然而,在实际情况下,双方达成的离婚协议生效后并不一定能保证长期稳定。由于夫妻关系复杂,可能会在离婚协议生效后出现新的问题,需要重新诉讼解决。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离婚协议已经超过了6个月的诉讼期限,双方必须重新制定新的协议,并重新申请诉讼。因此,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务必慎重考虑,全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尽量避免以后再次发生离婚诉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