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它涉及公共利益和公共资源,是对人民群众利益的侵害和剥夺,必须依法严惩。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罪属于贪污罪的一种,主要是指行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人民团体和国家机关等单位的负责人和工作人员挪用公款、侵占公款的行为。
如果挪用公款数额较大的话,其刑罚也会相应的加重。公款金额在7万元的情况下,如果符合前述的挪用公款的情况,那么这样的行为应当被追究刑事责任。
对于挪用公款罪,从轻者可以判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较重者可以判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如果情节特别严重,构成了盗窃罪或者职务侵占罪的行为,那么其刑罚将会更严重。同时,修法后的刑法还规定,如果遇到涉及数额较大或者涉及多人、长期、多次等情节恶劣情况,最高刑期可达20年。
从以上刑法条款来看,挪用公款严重侵犯了公共利益,损害了国家形象,同时也伤害了多数纳税人的利益。因此,人们必须自觉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要挪用公款、侵占公款,坚决维护公共利益,促进社会的稳定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