拆迁安置合同算有房。拆迁安置是指政府为了城市建设和改善居民生活条件而采取的一种方法,对居住在被拆迁的房屋中的居民进行安置和补偿。在执行拆迁安置方案时,政府将会给每一个被拆迁的家庭一份拆迁安置协议或合同,详细说明安置补偿方案及个人权益。
拆迁安置合同通常包含了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安置房的规格面积及地理位置,二是补偿金额。其中,安置房通常是由政府在拆迁区域外新建的楼房或小区,被拆迁的居民将会从政府那里获得一套给予补偿的新房,新房的面积通常大于或等于原房屋的面积。而拆迁补偿金额则是根据原房屋的市场价值及其对应的土地权益做出计算并支付给被拆迁居民。
从法律的角度来看,拆迁安置合同属于一份有合法效力的合同,这意味着它是法律上的证明文件。因此,拆迁安置合同所对应的安置房和补偿金额确实可以被视为“有房”。同时,由于政府在进行拆迁安置时需要严格遵守法律规定,所以拆迁安置合同也可以被认为是保障被拆迁居民权益的重要工具。
总之,拆迁安置合同是一份能够证明拆迁补偿安置的有效合同,所对应的安置房和补偿金额也可以视为“有房”。因此,在签订拆迁安置合同时,被拆迁的居民需要了解清楚协议中的详细条款和所附带的责任与权利,以保证自身的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