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病患者能否得到抚养权,这是一个比较复杂的问题,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精神病患者在法律上是有民事行为能力的,他们与正常人一样享有自主权、财产权等民事权益。但是,由于精神病患者的思维和行为可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他们需要在某些情况下被监护或辅助。
那么,在抚养权方面,精神病患者是否可以得到抚养权呢?这取决于他的精神状态是否能够胜任照顾孩子的能力。如果精神病患者的症状严重,并且不适合照顾孩子,那么他们不会获得抚养权,因为这可能会对孩子的健康和安全造成危害。
同时,诸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精神障碍对于患者家庭生活和照顾孩子的影响也需要考虑。在这种情况下,需要评估患者的症状和影响,以及是否需要做出特殊安排,才能决定是否给予抚养权。
此外,法律也规定精神病患者的监护人需要经过合法许可才能得到监护权。这个过程要经过法院的审批,确保监护人具有足够的能力和资格来监护患者。
综上所述,精神病患者是否能获得抚养权,要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需要权衡患者的状况和照顾孩子的需要,确保孩子的健康和安全,并尊重患者的权益和民事行为能力。同时也要考虑到监护人的合法有限制,必须经过法律程序才能得到监护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