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情况下,离婚协议可以经过公证,但是公证并不意味着协议就一定有效。如果离婚协议存在涉及违法、过失、不公平等情况,即使协议已经经过公证,仍然可能被视为无效。
一般来说,公证是指由具有公证资格的公证人对文件内容进行核实,并签署公证书。公证会对协议的产生和签署过程进行核实,证实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但公证人并不具有审查协议的法律效力的权利。
如果协议涉及的问题涉及到违反法律规定、侵犯应有的利益、明显不公平等情况,即使协议已经被公证,仍然会被视为无效的。因此,公证并不等于协议有效。
此外,离婚协议的法律效力还需要考虑双方意见是否一致、是否具有约束力等问题。如果协议达成过程中存在强制、欺诈、误导等情况,也会影响协议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在离婚协议签署前,双方应该认真研究、充分协商,并向专业的法律工作者或律师咨询,确保协议的内容符合法律规定,并且可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避免在日后出现矛盾和纠纷后,协议因为签署时存在一些问题而被判为无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