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协议是指夫妻双方签订的一份合同式协议,用来解决夫妻之间可能面临的各种问题,如财产分割、子女抚养、婚后财产归属等等。家庭协议是夫妻行为的自主选择,有法律效力,是夫妻间解决争议的一种方法。
然而,签了家庭协议并不意味着一定能离婚。即便双方签订了家庭协议,如果夫妻二人出现了分歧或者产生了其他争议,也不能单方面解除婚姻关系。在中国,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规定,离婚必须符合法定条件,需经过法院判决方可生效。因此,即使双方签署了家庭协议,也需要进行法律程序,并向法院提出离婚申请,最终得到法院判决后方可离婚。
此外,如果家庭协议在法律效力方面存在缺陷,也可能会导致协议无效,进而无法起到约束双方行为的作用。比如,财产分割方面,若协议中规定的财产分配不公平或不符合法律规定,被视为违反法律原则而导致协议失效,且法院也不会予以保护。
因此,签署家庭协议不能代替离婚程序,只是为了更好地处理离婚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有利于减少解决争议的成本。另外,在签署协议前需要仔细阅读,理性判断自己的权益和利益是否得到保障,并由专业人士进行评估和指导,以确保协议的合法性和可执行性,从而维护双方的合法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