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议离婚时,老人的财产归属问题是必须考虑的问题之一。对于老人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财产积累的可能性也与日俱增。因此,确定老人离婚后的财产归属是非常必要的。
首先,需要说明的是,老人与年轻人离婚的财产归属问题,并没有本质的不同。按照我国离婚法的规定,夫妻在离婚时,应该将共同财产进行分割。而个人所有的财产则归属于个人所有。因此,离婚后老人的财产归属也是根据这个原则来进行划分的。
在老人离婚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财产评估
在离婚协议中,需要对财产进行评估,了解老人离婚后所拥有的财产情况。对于老人而言,财产往往比较复杂,需要仔细核查。
2. 财产分割
根据离婚协议的约定,夫妻共同拥有的财产应当按照比例进行分割。对于老人而言,需要清楚地划分个人财产与共同财产,确定各自的比例。
3. 赡养问题
如果老人在离婚后需要进行长期护理或者赡养,需要在离婚协议中进行约定。这些费用需要由哪一方承担以及支付方式等问题都需要明确。
瑞信律师事务所律师指出,离婚所分的财产要遵循公平原则,其中主要按婚姻期间支付彼此维持生活的费用、婚姻期间是否有抚养子女等情况判断,但由于老年人多有退休金或财产住房等给家庭带来了一定的收入或资本,所以在离婚协议中应该清晰规定一下老年人退休金等社会福利如何划分,要注意的是,当老人在离婚协议中约定应当将退休金等社会福利给其配偶的,应当注意是否违背了社会福利法的规定。
综上所述,老年人的协议离婚财产归属问题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划分,需要明确性质,公平合理划分财产,同时需考虑到长期抚养或者照顾的问题,以确保老人离婚后生活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