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指夫妻双方在离婚前自愿协商达成的协议书,内容包括离婚后财产分割、赡养子女协议、探望子女、抚养权分配等方面。那么离婚协议对外是否具有有效力呢?
在我国法律中,离婚协议是一种起约束力的法律行为,具有司法效力。其在法律上等同于一份合同,按照合同法的规定,离婚协议双方都应当遵守协议的约定,协议一旦签订,就具有法律效力,若其中一方不执行协议,另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要求其履行。
但需要注意的是,离婚协议需要经过法院的确认并经过法律程序验证,确认协议是否与法律法规、社会公序良俗相符合,如果其中有不符合法律规定的条款,则该条款无法得到法律保护,同时,如果离婚协议不涉及财产分割或涉及财产分割的金额数额超过法定范围,则也无法得到法律保护。
此外,离婚协议约定所涉及的子女抚养、探望等问题也必须满足法律规定的公共利益和子女的最大利益原则,如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财产等方面做出不良约定的,法院会根据子女利益进行调节或者撤销。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在法律上具有约束力,但一定要符合法律规定,如果发现与法律法规不符,必须经过司法程序调整或者撤销。此外,在制定离婚协议时,需要咨询专业律师或者公证处等相关机构的意见,以确保离婚协议的有效性和法律适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