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后,父母双方要对孩子的抚养问题进行协商,确定抚养权纠纷。在中国,抚养权一般分为法定抚养权和约定抚养权两种。若没有达成约定抚养权,则默认为法定抚养权。
法定抚养权是指法律规定的由一方或双方承担的抚养儿童的责任和权利。根据我国民法总则规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和教育应当由父母共同承担。此外,根据《婚姻法》规定,离婚后不履行抚养义务,应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因此,在离婚后,父母双方都应当承担子女的抚养和教育责任。
对于约定抚养权,双方可以协商达成协议。一般而言,约定抚养权可以包括子女的生活费、医疗费、教育费、衣食住行等方面的费用,父母双方可以在协商的基础上分别承担这些费用的一部分或全部。同时,约定抚养权还可以包括孩子居留的时间和地点等。
如果出现抚养权纠纷,一方可以向法院起诉。婚姻法院将考虑双方的实际情况和孩子的最佳利益,最终进行抚养权判决。在判决结果中,法院一般会确定每个父母在孩子日常抚养费用中的比例,例如,父母双方可以按照收入比例分摊儿童抚养费用。此外,法院还可能规定孩子每个月在双方父母之间居留的时间,以及具体的生活护理等细节问题。
总之,抚养权纠纷是离婚后必须面对的一个问题,父母双方应当协商达成最佳的抚养方案,并尽量不影响孩子的健康成长。若无法协商达成一致,可以向法院起诉,由法院进行判决和调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