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依法划拨给农村居民承包、使用、管理的土地,并保留其所有权的一种土地制度。宅基地是农村居民居住的基本土地,是保障农民住房和生活的重要保障措施,对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促进农民共同富裕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在宅基地不动产登记和证书颁发方面,还存在不少问题,其中最突出的就是建立宅基地使用权证的时间较晚,许多农户没有及时完成申请。
据相关法律规定,宅基地必须要办理不动产权证,否则将被视为非法占用土地。农村宅基地没有证是不能成为交易的合法物权,而在现实中,不少农民在没有宅基地证的情况下强行转让了这块土地,这就是违反农村宅基地管理法,有可能被处以罚款甚至拘留的法律风险。
对于没有地籍的宅基地来说,由于无法进行不动产登记,政府部门会根据实地现状来划定宅基地面积和位置,并告知村民,通常会让村委会、政府颁发使用证书,这种证书可看作是宅基地权属的凭证。如果发现有人在未取得宅基地使用证书的情况下,违规进行建造或转让,政府部门除了通过强制恢复原状等手段予以取缔,也会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应的法律措施,罚款是比较常见的一种,而罚款的金额视情节轻重而定,一般不超过千元。
农村宅基地是农村居民的重要住房,未来宅基地证的发放将更加普及,进而保护农村居民的合法权益和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建议农村居民及时进行宅基地的登记和证书办理,避免被罚款等法律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