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歇性躁狂症是一种精神疾病,其症状包括情绪不稳定、冲动行为、失控等。如果患者的病情影响到了婚姻生活,造成了严重的家庭矛盾,夫妻双方可以考虑协议离婚。然而,离婚是否能顺利协商成功却取决于具体情况。
首先,需要强调的是,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在离婚协商过程中也享有合法权利,夫妻双方应该尊重并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在此基础上,可以通过以下方式来达成协议:
1. 寻求专业帮助:由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症状表现不稳定,需要寻求医生的帮助来制定治疗方案。夫妻双方可以共同咨询专业医生,了解患者的症状和治疗方法,从而更好地应对协商过程中可能出现的紧张情况。
2. 协商财产分割:在离婚过程中,夫妻双方需要协商财产分割。对于患有精神疾病的人来说,可能无法独立处理财务问题,需要由另一方提供帮助。因此,夫妻双方可以协商由一方全权处理财务问题,或者委托第三方来管理财产。
3. 关注患者的抚养问题:如果夫妻有子女,需要考虑到患者的病情对子女的影响。夫妻双方可以共同商议抚养子女的具体方案,考虑到患者的特殊情况,比如委托第三方抚养等。
总之,患有精神疾病的人可以协议离婚,但协商过程中需要特别关注患者的特殊情况。夫妻双方需要耐心、理解和支持患者,也需要寻求专业帮助,从而达成公正、合理的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