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我国婚姻法和相关法律法规,婚姻关系的解除需要经过法院的裁定,并且在离婚协议中达成的具体协议也需要得到法院的认可。如果离婚协议中包括房产分割问题,协议中约定的权益必须经过法院的裁定才能生效。
如果在离婚协议中涉及到夫妻共同所有的房产,那么在协议经过法院批准后,夫妻双方需要根据协议进行房产的分割或转移。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夫妻之间没有达成一致,或者协议中没有明确的约定,可以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选择通过协议转让或者司法拍卖的方式进行。
如果一方在离婚协议中同意让出房产的所有权,那么在协议生效后,这个人就不再拥有该房产的所有权,也无法再进行房产的处置。但是如果协议中并未约定房屋的具体处置方式,协议生效后各方仍须尊重房屋产权,如需出售房屋,应经过各方共同协商后进行。
此外,在协议生效后,如果涉及到房产的转让或出售,还需要根据相关的法律规定办理不动产登记、房屋产权转移等手续。所有涉及到房产的处置必须依照我国相关法律规定进行,否则可能涉及到违法行为以及相关的法律责任。
总之,离婚协议中涉及到房产的具体问题需要经过法院的认可和裁定,夫妻双方也需要根据协议的约定进行处置。同时,在房产的处置过程中需遵循国家相关法律法规,以确保合法权益的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