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养权是指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和照顾权利。在我国,抚养权的法律依据主要在《婚姻法》及其相关规定中。根据《婚姻法》的规定,未成年子女的抚养,由父母双方共同承担。但如果父母双方离婚、分居、死亡或无法行使抚养责任的情况下,抚养权的归属就由法律做出判定。
具体来说,法律规定如下:
1. 离婚的情况:如双方不能协商,由法院根据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做出判定。
2. 分居的情况:由有关部门或者人民调解组织协助父母协商,协商不成的,由法院根据未成年子女的利益做出判定。
3. 父(母)亲一方死亡或无法行使抚养责任:抚养权原则上由存活的父母承担,如存活的父母均无法行使抚养责任的,则由其他亲属或者受领养人承担。
除此之外,抚养权的行使还要受到相关法律法规的限制。例如,《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离婚后子女的抚养问题必须以最有利于未成年人的方式进行解决,不能侵犯其合法权益。另外,《国务院关于修改<收养管理条例>的决定》规定,对于领养的未成年人,领养人有权对其行使抚养权。
总的来说,抚养权作为未成年子女的基本权利之一,需要受到法律的保障和规范。只有在父母、社会及相关部门的共同努力下,才能够使得未成年子女得到健康、安全、全面的抚养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