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农民家庭建房、居住和生产的基本用地,是农民最基本的财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于农民的住房安置、生活保障、生产经营等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为了保护宅基地的所有权和权益,哪些是可以测量的呢?
首先,宅基地的测量要符合法律规定。根据《宅基地条例》第十四条的规定,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或者赠与的,应当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办理有关手续,宅基地的具体位置应当测量确定,并记入宅基地使用证。宅基地的测量应当得到国家统一计量认证的测绘机构进行测绘,并向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证书的发证机关报告,纳入该机关建档立卡,确保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其次,对于已经分割了的宅基地,尤其是因为子女分家分户,需要再次对宅基地进行测量。这种情况下,应该有相关部门和机构配合,由正规的测绘师进行测量并根据实际情况调整宅基地范围和位置,以确保宅基地所有权的合法性和清晰性。
同时,如果因为公共利益需要对宅基地进行征收或者划拨,也需要进行宅基地的测量,注意公示和听证程序。征收或者划拨之前,必须进行宅基地的测量,然后经过公示和听证程序,最后照章执行。这样,不仅保证了农民的合法权益,也有助于避免因为测量不准确或者不公正造成的纠纷或者争议。
总之,农村宅基地的所有权和权益具有重要保障作用,为了保证宅基地使用的合法性,测量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宅基地测量应该在符合法律规定的前提下,严格按照国家测绘管理机构的要求进行,并且尽可能保证测量的准确性和公正性。同时,在宅基地的流转、分割、征收、划拨等情况下,也要重视宅基地的测量工作,确保宅基地使用的合法性和权益的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