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指行使职权的人员以个人利益为目的,将公共财产转移、占有或使用。在我国刑法中,规定挪用公款的行为,已构成犯罪。但是,要成立挪用公款罪,必须满足以下几个条件:一是必须是行使职务、管理职能的国家工作人员;二是所调拨或者使用的财物是国家机关的公共财产或者委托或者代管的公共财产;三是调拨或者使用财物的行为必须是以个人为目的。
超过几个月的是挪用公款? 现如今,我国对挪用公款罪量刑标准有所调整。按照国家相关法律,超过三个月的挪用公款行为均可以定罪量刑,追究法律责任。挪用公款罪的刑期也分为轻重,重者可判处有期徒刑3年以上,而且可以提高刑罚至10年以上有期徒刑。
挪用公款的行为严重影响了国家对财政的管理和监管,给公众带来不良影响。国家应该严格打击挪用公款行为,加强公共财产管理,提高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的职业道德和责任心,加强公共财产防护,让更多的人尊重公共财产,保障公共财产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