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离婚协议书是指通过电子邮件等电子形式,双方达成离婚协议并签署的文件。目前,越来越多的夫妻选择通过电子离婚协议书解决婚姻问题。但是,电子离婚协议书能否真正有效呢?
首先,需要明确的是,离婚协议书必须符合相关法律规定才能具备法律效力。在中国,只有经过人民法院审批、签署的离婚协议书才具备法律效力。而电子离婚协议书,尽管具有书面形式,但是并未经过法院认可和签署,因此在法律上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
其次,尽管对于一些事项可以通过电子方式表示,如邮件、微信等,但在涉及到重大的法律事务时,电子形式往往是不安全的。因为在数字时代,存在各种网络骗局,一些非法中介机构、黑客甚至以假冒身份为名进行网络欺诈,如果电子离婚协议书被篡改或者冒用,那么至少双方都将承担因此产生的不良后果。
最后,离婚协议书往往涉及到很多关键性问题,如财产分割、抚养子女、赡养老人等,如果仅仅通过电子方式进行沟通,由于缺乏直接的人际交往,很容易产生双方误解,从而导致协议达不成或产生诉讼风险。而通过面对面的方式,双方能够更好的讨论,更好的把握对方的语调、表情、动作,从而更容易达成良好的协商。
综上所述,电子离婚协议书在法律上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且存在安全风险和交流障碍。因此,如果夫妻选择离婚,最好借助律师的帮助,通过正式的离婚协议书解决问题,以避免不必要的纠纷和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