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法律上,离婚协议是能够达成的。在离婚双方协商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是否能够让孩子改姓则需要参照相关法律规定。通常情况下,夫妻离婚后,孩子都会跟随母亲姓氏,这是我国一直以来的传统习俗。但如果需要将孩子的姓氏改为父亲的姓氏,则需要满足特定条件。
首先,父亲需要证明母亲无法照顾孩子的情况下,他能够独自抚养孩子并负责其成长。其次,需要证明该更改对孩子的成长有利。最后,法院还会审查孩子的意见,如果孩子已经有了自己的姓氏意识,或者实际生活中与母亲更亲近,拒绝更改姓氏,则法院将根据孩子的意愿做出最终决定。
当然,这并不意味着离婚协议在签署时不能规定孩子的姓氏。如果双方能够达成一致,那么在协议中可以规定孩子的姓氏。但一旦法律规定中的条件不满足,孩子拒绝更改姓氏等情况发生,离婚协议中的规定也可能被法院认定为无效。
总之,在签署离婚协议时,如果双方无法达成一致,最好遵循法律规定,尊重孩子的意愿和利益,不将更改孩子姓氏作为协议内容。同时,如果双方确实需要协商解决孩子更改姓氏的问题,需要了解相关法律规定,选择合适的途径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