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在村庄内集体土地上建房居住的土地使用权。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宅基地条例》,农村宅基地使用权不得转让、出租、抵押、赠与等。然而,在实际中,一些农村宅基地却被转让或赠与给亲属等非法行为。
首先,农村宅基地是基于集体土地使用权而产生的,是一项重要的农村土地资源。每个村民都应该根据自己的户口登记情况和住房需求,按照农村宅基地管理规定,享受相应的宅基地使用权,保障其基本住房权益。如果将宅基地转让或赠与给亲属,就会导致非法占有公共资源,损害其他村民的义务和权益。
其次,农村宅基地赠与亲属等行为也存在一定的法律风险。《继承法》明确规定,继承人有权按照法定顺序继承被继承人的财产,而无权进行承继人的财产赠与行为。如果村民将自己的宅基地赠与亲属,可能会引发相关法律纠纷,进而导致不同意见的家庭成员间的矛盾和冲突。
因此,农村宅基地的赠与给亲属等行为是不合法的。村民应该按照规定,在日常生活中科学、合法地使用自己享有的宅基地权益,不要轻信相关非法传言或放任不法分子进行非法行为,同时也要积极坚决地响应并支持相关部门的基本土地管理政策,共同维护农村基本秩序和公共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