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双方达成的协议,是离婚程序的重要一环。协议中包括了离婚双方如何分割财产、抚养子女、支付赡养费等内容。离婚协议的效力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是否公证。
所谓公证,是指由公证机关对法律文件或事实进行证明的行为。将离婚协议提交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可以证明离婚协议的真实性和合法性。如果未经公证的离婚协议,可能会存在以下问题:
1. 协议内容存在漏洞或不合法。未经公证的离婚协议,可能存在内容不完整或不合法的情况,可能导致协议的后续执行出现问题。
2. 无法起诉违约。如果离婚协议未经公证,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一方不履行协议的情况,那么另一方将无法起诉违约。
3. 产生财产纠纷。若离婚协议未进行公证,当产生财产分割纠纷时,一方很难证明协议内容的真实性,从而加大了双方的争执。
因此,为确保离婚协议的有效性,建议离婚双方在签订协议后,持协议到当地的公证机关进行公证。公证在离婚协议中的作用是确保协议真实合法、防止发生纠纷和争执、提高协议执行的信服力等。
总之,离婚协议未经公证依然具有一定的效力,但所面临的风险和不确定性要大于公证后的离婚协议。因此,为了避免在离婚后出现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和产生纠纷,建议离婚双方在达成协议后进行公证,确保其有效性和权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