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经济犯罪行为,对于挪用公款的人而言,其行为将受到法律的惩罚。如题所述,如果一个人挪用公款23万,那么他是否会被判刑,取决于挪用公款的情况、社会影响等因素。下面是一些可能影响判刑的因素:
1.挪用公款的程度:挪用公款的金额越大,判刑的可能性就越大。23万的挪用公款金额已经比较高,相当于危害国家和社会的经济利益。
2.被挪用公款的性质:如果挪用的是社会公款,那么判刑可能会更严厉,因为这种行为会直接危及社会公正和公平。相反,如果挪用的是私人资产,则判刑的可能性可能相对较低。
3.犯罪者的主观恶性:如果挪用公款的人是故意行为,那么他的行为将比疏忽或过失造成的行为更加严重。因此,如果挪用公款的人是有目的性或恶意的,那么判刑的可能性就会更高。
4.犯罪者的悔罪态度:挪用公款的人悔过自新、赔偿损失或主动找到监管部门进行自首等良好的悔罪态度会对降低判刑起到积极作用。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23万元将会被判刑,但是判刑的时间和罚金将根据具体情况而定。因此,挪用公款的人应当认真面对个人行为,并尽快采取必要的对策,以便避免更大的刑事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