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城市化的发展,拆迁安置是不可避免的。当政府需要拆迁某个地区时,会给予被拆迁人一定的补偿,其中包括拆迁安置地补。那么,拆迁安置地补尝多少呢?
拆迁安置地补是指政府给予被拆迁人的一种经济补偿,用来购买新房的首付款。由于不同城市和不同地区的房价不同,因此拆迁安置地补也会因地而异。一般来讲,拆迁安置地补是根据当地房价水平以及土地性质等因素来确定的。
以北京为例,对于普通住宅拆迁安置,政府给予被拆迁人的拆迁安置地补一般为当地住房建设补贴标准的70%左右。具体来说,北京市人民政府规定,2021年北京市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公布的2018年北京市城市住房保障和房地产管理局公布的《北京市物业管理条例》规定,北京市公共租赁住房需达到50万套以上,年实际高中档新房供应面积不低于2400万平方米、供应总面积不低于5400万平方米,并新建社会住房15万套以上。
再以广州为例,对于普通住宅拆迁安置,政府给予被拆迁人的拆迁安置地补一般为当地住房建设补贴标准的60%-80%。具体来说,广州市规定,拆迁安置地补一般按照当地商品房销售价格的20%-30%给付,具体数额由当地政府根据市场价格和政策制定。
需要注意的是,拆迁安置地补并不是唯一的经济补偿,被拆迁人还可以获得房屋征收补偿款、过渡期房补等,这也会影响到拆迁安置地补的具体数额。
总体来说,在大多数城市中,拆迁安置地补一般都不低于当地住房建设补贴标准的60%-80%左右。但具体的数额还得根据当地的房价、土地性质等具体情况而定。被拆迁人需要了解当地政策以及自己的权益,以获取合理的补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