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来说,签订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达成离婚意愿的一种方式。离婚协议是一份合同,双方自愿签署后即具有合同法的效力,协议中约定的内容应当受法律保护。双方在签订离婚协议时,需要对协议内容进行充分的沟通和协商,确保所约定的离婚方式、财产分割等问题符合双方意愿和现实情况。
然而,在签署离婚协议后,如果有一方认为协议内容存在欺诈、威胁、强迫等情形,或者协议内容不符合法律规定,那么该方是可以起诉离婚的。如果离婚协议违反了相关法律规定,例如涉及夫妻财产分割、子女抚养、探视等群众重大利益问题,那么该协议就是无效的,双方签订后不具备法律效力。
如果一方想要起诉离婚,应当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请求,经过审理后,最终由法院作出判决。在诉讼期间,对于已经签署的离婚协议,法院将会对其进行审查,如果发现离婚协议存在不合法的情形,将不会承认协议内容,而是依法判决离婚和相关事宜。
总之,签订离婚协议是夫妻达成离婚意愿的一种方式,但协议的签署必须是自愿的,并符合法律规定。如果离婚协议中的内容违反法律规定或者双方有任何一方被迫签订,那么离婚协议将会被认为是无效的。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一方想要起诉离婚,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依法进行审理并作出判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