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夫妻双方在离婚时达成一致的文字约定,其中包括了离婚后的财产分割、子女抚养、财产债务问题等方面的内容。签署离婚协议并不意味着能够立即离婚,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法院审查。
首先,签署离婚协议需要满足法律的规定。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夫妻在离婚前需要实行协商,达成离婚协议后,要在婚姻登记机关办理离婚手续。同时,如果夫妻双方有子女,需要协商子女的抚养问题,达成共识后,向当地民政部门申请办理离婚手续。因此,签署离婚协议只是离婚程序的一项必要步骤,还需要满足其他法律要求才能获得离婚证书。
其次,离婚协议需要通过法院的审查。离婚协议并不是一份合法的文件,需要经过法院审查后方可生效。法院会对离婚协议的公平性、合法性进行审核,并对其中涉及子女的抚养、财产分割等问题进行认定。只有经过法院的审判,才能最终决定离婚的生效时间。
最后,离婚协议签署后还需要等待一定的冷静期。根据我国婚姻法的规定,离婚协议的签署后需要经过一定的冷静期,该期限为30天。冷静期是为了避免离婚协议的过程过于草率,确保双方在签署协议后还有时间考虑离婚的决定是否正确,有没有真正做好离婚的准备。
综上所述,离婚协议只是离婚过程中的一项重要文件,签署离婚协议并不表示能够立即离婚,还需要满足一定的法律程序和法院审查,同时需等待一定的冷静期后,才能最终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