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其责任人应当受到严厉的惩罚。根据我国相关法律规定,挪用公款的情节和程度会影响刑事责任以及量刑的大小。
首先,挪用公款的刑事责任属于经济犯罪范畴,刑法规定其属于侵占罪的范畴,侵占罪通常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占有他人财物的行为。所以,挪用公款的行为本质上是非法占有国家的财产。
其次,挪用公款数额的大小与量刑直接相关。根据我国刑法的规定,挪用公款数额达到50万元以上的,即可根据情节轻重,被判刑6个月以上、10年以下的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挪用公款数额达到100万元以上的,即可被判处10年以上有期徒刑、死刑,并处罚金。所以,如果挪用公款12万元,则根据我国刑法规定,最低刑期应该也不少于6个月。
最后,挪用公款的情节轻重也会影响量刑的大小。挪用公款给国家财产带来的影响如果较小,且挪用者能够及时认罪悔罪,积极赔偿,那么可适当减轻刑事责任和刑期。反之,如果挪用公款造成严重的后果,那么刑期将会更重。
综上所述,挪用公款12万元的责任人将根据情节轻重和性质被判多少年的有期徒刑,但至少应在6个月以上。为了避免违反犯罪法规,人们应该树立保护国家财产的观念,做到守法守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