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婚协议是离婚的一种方式,是指离婚双方在协商过程中达成的约定,规定离婚后夫妻双方的财产分配、子女抚养、赡养老人等事宜。如果离婚协议已经经过司法机关备案,是否生效呢?在一定条件下,备案的离婚协议确实是会生效的。
首先,如果备案的离婚协议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具有法律效力,那么它就会生效。比如说,离婚协议中不能违反法律、法规相关规定,必须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关于财产分割、子女抚养的规定,否则协议就不会被法院备案。如果备案的离婚协议经过法院审查,证明其符合法律规定,那么它就是合法有效的,双方必须履行协议内容。
其次,如果备案的离婚协议符合当事人的真实意思,是自愿达成的,那么也是会生效的。因为离婚协议是当事人的自由协商,在协商时要充分尊重当事人的意愿,不能强迫或恶意干预。如果离婚协议是根据当事人自愿达成,法院在备案时也要确保双方具有同等地位,在自愿的基础上达成的离婚协议是真实有效的,这时离婚协议也将生效。
但是,有些情况下备案的离婚协议并不会生效。比如说,如果离婚协议是基于欺诈、威胁或恶意串通达成的,法院在备案时会认定协议无效。也就是说,在协商离婚协议时,双方如果谎报财产或隐瞒情况,或者双方中有一方受到欺诈或讹诈,离婚协议就会被视为无效。
综上所述,备案的离婚协议是会生效的,但前提是离婚协议必须符合法律规定和相关司法解释,并且是当事人自愿达成的。如果协议存在法律缺陷或者不符合真实意愿,法院就会认定协议无效。因此,在离婚协议的协商中,当事人应充分了解相关法律规定,确保协议合法有效,从而避免不必要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