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依法取得并在土地承包经营之外,按规定使用的土地。宅基地作为农村居民的生活用地,是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重要成果,不仅保障了农村居民的居住权,而且对于发展乡村经济和增进农村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
那么,农村宅基地是按户口算呢?答案是肯定的,因为宅基地制度是与户籍相关联的。按照规定,宅基地的分配主要是以户为单位进行的。即按照农户实际人口数及家庭生活需要,由村委会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管理机构按照比例计算宅基地规划面积,并通过村民代表会议或村民群众大会确定。同时,农村宅基地的使用者也必须是农村户籍户或者是在乡村有固定住所的农村非农业人口。
因此,要想获得农村宅基地,首先需要符合户籍的要求。只有农村户籍的居民才有资格享受宅基地的分配,并且只有在被分到宅基地后,才能享受宅基地所带来的各种权益,如建设自己的住宅和经营部分耕地等。如今,随着城乡融合发展的不断推进,城市居民到农村购置宅基地也成为一种趋势,但这种情况也需要符合相应的规定,例如需要在乡村有固定住所等。
总之,农村宅基地是按户口来算的。只有符合农村户籍规定的居民才能享受宅基地分配带来的利益和权益。对于非农业人口,也必须在乡村有固定住所才能购置农村宅基地。这些规定旨在保障农村宅基地的公平和合理性,同时促进农村经济和人口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