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基地是指农村居民使用的住房用地,是保障农民居住的重要措施。在我国,根据《农村宅基地条例》规定,宅基地的分地面积应当“最少”为:
一、新建宅基地:
1.有房的:按照家庭人口口径,不少于每人200平方米,最少不少于300平方米。
2.无房的:按照家庭人口口径,不少于每人400平方米,最少不少于800平方米。
二、扩大或者变更原有宅基地:
1.新建的宅基地面积:按照与之前宅基地的差额计算,不少于每人200平方米,最少不少于300平方米。
2.挂图作战和东迁西建的宅基地:按照家庭人口口径,不少于每人200平方米,最少不少于300平方米。
宅基地最少分地面积的规定是为保障农民住房的合理需求,而不同规定则根据不同情况而定。需要说明的是,宅基地最少分地面积不同于宅基地的最大分地面积,不同地区的宅基地最大分地面积也有所不同,需要按照当地法规进行规定。农村宅基地是农民生活中重要的财产,是实现乡村振兴的基础。因此,各地要认真落实好宅基地的规划和管理,保障广大农民的住房需求,推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