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用公款罪指的是以挪用官方、企事业单位或社会组织款项、资产等为手段,违法占有国家、集体或他人的财物,侵吞公款或公物、非法占有公共资源的行为。这是一种严重的犯罪行为,会给公共财产安全带来严重损害,也破坏了公共利益和社会公正。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的相关规定,挪用公款罪的追诉期为十年。也就是说,从犯罪行为发生之日起算起,十年内均可进行刑事追诉,超过这个时间就不能追究犯罪责任。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刑事追诉期只是针对犯罪行为本身的时间限制。如果将公款多次挪用、转移、隐瞒等手段操作后,导致产生了连续性、长期性的犯罪行为,那么追诉期是按照最后一笔挪用款项的时间计算的。
此外,需要注意的是,挪用公款罪的适用条件比较严格。只有符合下列情形之一的行为,才能构成挪用公款罪:①挪用官方或企业单位款项、资产等;②挪用时明知或应知是非法的;③数额较大或者情节特别严重的。如果挪用行为不满足上述条件,不能适用挪用公款罪。